Telegram Group & Telegram Channel
中国证监会严查财务造假案 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

中国证监会加大对财务造假案件的查处力度,除严惩涉事公司相关人员外,也将对协助造假的相关方严肃追责。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证监会星期五(6月27日)发布消息称,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拟对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相关董监高等造假责任人依法严惩外,还拟对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严肃追责。

越博动力被指在2018年至2022年,通过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等业务、虚假出售资产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相关年度报告等存在虚假记载。证监会拟对越博动力及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以合计3080万元(人民币,下同,547万新元)罚款,并对其中两名主体采取八至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在越博动力财务造假过程中,于姓和贺姓嫌犯提供其控制或联络的多家公司配合越博动力开展虚假业务,与越博动力构成共同违法,证监会拟对其分别处以200万元、30万元罚款。此外,对发现涉嫌犯罪情形的,证监会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第三方主体配合、串通上市公司实施造假,双方乃至多方形成利益链、“生态圈”,是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新特点,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且严重污染市场生态,必须予以严厉打击。证监会一直积极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配合造假方的严肃追责。

负责人指出,证监会接下来将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进一步强化对造假责任人及配合造假方的追责,通过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全面惩处财务造假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配合者。

同时,对于主动整改、积极配合调查有立功表现的相关配合造假主体等,证监会将通过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等方式,予以从宽处理。

#中国证监会 #中国



tg-me.com/zaobao_news/140417
Create:
Last Update:

中国证监会严查财务造假案 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

中国证监会加大对财务造假案件的查处力度,除严惩涉事公司相关人员外,也将对协助造假的相关方严肃追责。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证监会星期五(6月27日)发布消息称,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拟对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相关董监高等造假责任人依法严惩外,还拟对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严肃追责。

越博动力被指在2018年至2022年,通过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等业务、虚假出售资产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相关年度报告等存在虚假记载。证监会拟对越博动力及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以合计3080万元(人民币,下同,547万新元)罚款,并对其中两名主体采取八至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在越博动力财务造假过程中,于姓和贺姓嫌犯提供其控制或联络的多家公司配合越博动力开展虚假业务,与越博动力构成共同违法,证监会拟对其分别处以200万元、30万元罚款。此外,对发现涉嫌犯罪情形的,证监会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第三方主体配合、串通上市公司实施造假,双方乃至多方形成利益链、“生态圈”,是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新特点,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且严重污染市场生态,必须予以严厉打击。证监会一直积极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配合造假方的严肃追责。

负责人指出,证监会接下来将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进一步强化对造假责任人及配合造假方的追责,通过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全面惩处财务造假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配合者。

同时,对于主动整改、积极配合调查有立功表现的相关配合造假主体等,证监会将通过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等方式,予以从宽处理。

#中国证监会 #中国

BY 联合早报 即时报道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i in /var/www/tg-me/post.php on line 283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me.com/zaobao_news/140417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联合早报 即时报道 Telegram | DID YOU KNOW?

Date: |

Newly uncovered hack campaign in Telegram

The campaign, which security firm Check Point has named Rampant Kitten, comprises two main components, one for Windows and the other for Android. Rampant Kitten’s objective is to steal Telegram messages, passwords, and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codes sent by SMS and then also take screenshots and record sounds within earshot of an infected phone, the researchers said in a post published on Friday.

联合早报 即时报道 from us


Telegram 联合早报 即时报道
FROM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