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Group & Telegram Channel
王毅晤哈佛教授艾利森:中美需构建能规范未来两大国交往新叙事

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称希望美各界人士为其国内形成客观积极的对华认知发挥积极作用。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王毅星期三(6月25日)在北京会见了哈佛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赞赏其为增进中美相互了解和探索彼此相处之道所作的努力。

王毅表示,中国人讲究“和而不同”,这是东方的传统理念,与西方“非黑即白、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完全不同,是在承认和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相处,形成并拓展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中美当下就需要构建能够规范未来两个大国交往互动的新叙事。

王毅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是中方处理对美事务的根本遵循。希望美国同中国一道,解决好相互认知这一根源性问题,扣好中美关系的“第一颗纽扣”,进而按照中美关系三原则,找到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

他提出,希望美国各界有识之士为推动美国国内形成客观积极的对华认知和中美正确交往互动发挥积极作用。

据中方新闻稿,艾利森表示,“和而不同”同美国内尊重多元性的理念有相通之处。美中应找到共存的战略定位,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美中双方应就未来两国关系发展达成新的原则框架,其中相互尊重可以作为第一条。愿继续为推进双方沟通交流和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艾利森于2012年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指国际体系中崛起国给守成国带来恐惧、迫使守成国发动预防性战争,后成为分析中美关系的高频词。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艾利森在天津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时,称赞当前的中国模式“非常注重创新,并且也在不断拓展前沿”,并表示“中国有能力继续沿着他们现在的道路发展。”

#哈佛 #中美关系



tg-me.com/zaobao_news/140248
Create:
Last Update:

王毅晤哈佛教授艾利森:中美需构建能规范未来两大国交往新叙事

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称希望美各界人士为其国内形成客观积极的对华认知发挥积极作用。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王毅星期三(6月25日)在北京会见了哈佛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赞赏其为增进中美相互了解和探索彼此相处之道所作的努力。

王毅表示,中国人讲究“和而不同”,这是东方的传统理念,与西方“非黑即白、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完全不同,是在承认和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相处,形成并拓展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中美当下就需要构建能够规范未来两个大国交往互动的新叙事。

王毅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是中方处理对美事务的根本遵循。希望美国同中国一道,解决好相互认知这一根源性问题,扣好中美关系的“第一颗纽扣”,进而按照中美关系三原则,找到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

他提出,希望美国各界有识之士为推动美国国内形成客观积极的对华认知和中美正确交往互动发挥积极作用。

据中方新闻稿,艾利森表示,“和而不同”同美国内尊重多元性的理念有相通之处。美中应找到共存的战略定位,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美中双方应就未来两国关系发展达成新的原则框架,其中相互尊重可以作为第一条。愿继续为推进双方沟通交流和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艾利森于2012年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指国际体系中崛起国给守成国带来恐惧、迫使守成国发动预防性战争,后成为分析中美关系的高频词。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艾利森在天津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时,称赞当前的中国模式“非常注重创新,并且也在不断拓展前沿”,并表示“中国有能力继续沿着他们现在的道路发展。”

#哈佛 #中美关系

BY 联合早报 即时报道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i in /var/www/tg-me/post.php on line 283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me.com/zaobao_news/140248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联合早报 即时报道 Telegram | DID YOU KNOW?

Date: |

Mr. Durov launched Telegram in late 2013 with his brother, Nikolai, just months before he was pushed out of VK, the Russian social-media platform he founded. Mr. Durov pitched his new app—funded with the proceeds from the VK sale—less as a business than as a way for people to send messages while avoiding government surveillance and censorship.

Telegram has exploded as a hub for cybercriminals looking to buy, sell and share stolen data and hacking tools, new research shows, as the messaging app emerges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dark web.An investigation by cyber intelligence group Cyberint, together with the Financial Times, found a ballooning network of hackers sharing data leaks on the popular messaging platform, sometimes in channels with tens of thousands of subscribers, lured by its ease of use and light-touch moderation.联合早报 即时报道 from us


Telegram 联合早报 即时报道
FROM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