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評論】結構矛盾重重圍困 財政危機無處可逃
全文閱讀 ➡️ https://ca.rfa.org/com-hong-kong-deficit-economy
///儘管特區政府連年赤字,北京官員卻表示問題不大,因為香港經濟恢復增長,增長率更追得上全球發達經濟體,但當經濟增長也無法消滅財政赤字,反而不斷滾大,香港不僅面對入不敷支的困難,更跌進越陷越深的結構危機。
眼前的財政結構危機,一般講法是指政府收入怎樣也無法追上支出,令財政出現無法修補的缺口。更仔細看,牽涉三方面的結構矛盾,首先是政府資本賬收支無法平衡,赤字缺口越來越大。一方面是基礎工程建設開支不斷增加,由梁振英年代每年六百億元以上逐步提高,增至林鄭月娥年代每年大約八百億元,再到李家超年代每年一千億,而展望未來五年,更會高達千二億。政府過去倚靠資本賬收入,主要是賣地及相關收入,支付這些資本賬開支。///
(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全文閱讀 ➡️ https://ca.rfa.org/com-hong-kong-deficit-economy
///儘管特區政府連年赤字,北京官員卻表示問題不大,因為香港經濟恢復增長,增長率更追得上全球發達經濟體,但當經濟增長也無法消滅財政赤字,反而不斷滾大,香港不僅面對入不敷支的困難,更跌進越陷越深的結構危機。
眼前的財政結構危機,一般講法是指政府收入怎樣也無法追上支出,令財政出現無法修補的缺口。更仔細看,牽涉三方面的結構矛盾,首先是政府資本賬收支無法平衡,赤字缺口越來越大。一方面是基礎工程建設開支不斷增加,由梁振英年代每年六百億元以上逐步提高,增至林鄭月娥年代每年大約八百億元,再到李家超年代每年一千億,而展望未來五年,更會高達千二億。政府過去倚靠資本賬收入,主要是賣地及相關收入,支付這些資本賬開支。///
(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tg-me.com/rfacantonese_news/2015
Create:
Last Update:
Last Update:
【杜耀明評論】結構矛盾重重圍困 財政危機無處可逃
全文閱讀 ➡️ https://ca.rfa.org/com-hong-kong-deficit-economy
///儘管特區政府連年赤字,北京官員卻表示問題不大,因為香港經濟恢復增長,增長率更追得上全球發達經濟體,但當經濟增長也無法消滅財政赤字,反而不斷滾大,香港不僅面對入不敷支的困難,更跌進越陷越深的結構危機。
眼前的財政結構危機,一般講法是指政府收入怎樣也無法追上支出,令財政出現無法修補的缺口。更仔細看,牽涉三方面的結構矛盾,首先是政府資本賬收支無法平衡,赤字缺口越來越大。一方面是基礎工程建設開支不斷增加,由梁振英年代每年六百億元以上逐步提高,增至林鄭月娥年代每年大約八百億元,再到李家超年代每年一千億,而展望未來五年,更會高達千二億。政府過去倚靠資本賬收入,主要是賣地及相關收入,支付這些資本賬開支。///
(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全文閱讀 ➡️ https://ca.rfa.org/com-hong-kong-deficit-economy
///儘管特區政府連年赤字,北京官員卻表示問題不大,因為香港經濟恢復增長,增長率更追得上全球發達經濟體,但當經濟增長也無法消滅財政赤字,反而不斷滾大,香港不僅面對入不敷支的困難,更跌進越陷越深的結構危機。
眼前的財政結構危機,一般講法是指政府收入怎樣也無法追上支出,令財政出現無法修補的缺口。更仔細看,牽涉三方面的結構矛盾,首先是政府資本賬收支無法平衡,赤字缺口越來越大。一方面是基礎工程建設開支不斷增加,由梁振英年代每年六百億元以上逐步提高,增至林鄭月娥年代每年大約八百億元,再到李家超年代每年一千億,而展望未來五年,更會高達千二億。政府過去倚靠資本賬收入,主要是賣地及相關收入,支付這些資本賬開支。///
(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BY RFA 自由亞洲粵語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me.com/rfacantonese_news/2015